如何利用GNSS衛星定位測量空間坐標位置
利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(GNSS)進行空間坐標位置測量,主要基于后方交會原理,通過接收和解析來自多個衛星的信號來確定用戶設備的位置。以下是使用GNSS進行定位測量的基本步驟:
1. 衛星信號接收:GNSS系統(如GPS、GLONASS、Galileo、BeiDou等)由分布在不同軌道上的衛星組成。用戶設備(如智能手機、車載導航、GPS接收器等)接收來自這些衛星的無線電波信號。
2. 信號時間差計算:接收器記錄信號從衛星到達接收器的時間差(TOA)。由于光速極快,這一時間差可以用來計算出從衛星到接收器的距離。
3. 距離計算:利用信號傳播速度(光速)和接收到的信號時間差,計算出接收器與衛星之間的距離。這個距離是衛星到接收器的球面距離。
4. 三維位置解算:至少需要四顆衛星的信號來確定接收器的三維位置(經度、緯度、高度)。通過解算這四個距離與衛星位置的關系,即可得出接收器的空間坐標位置。
5. 誤差修正:在實際測量中,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,如大氣折射、多路徑效應、衛星鐘差、接收機鐘差、用戶天線相位中心偏差等。現代GNSS系統通常會提供差分定位服務來修正這些誤差,提高定位精度。
6. 差分定位:差分定位是通過比較基準站(高精度參考站)與用戶接收機之間的信號傳播時間差來進一步提高定位精度。基準站的信號被廣泛廣播,用戶接收機則計算自身與基準站之間的距離差,從而修正自身的定位誤差。
7. 實時動態定位(RTK):實時動態定位是差分定位的一種應用,它使用實時傳輸的差分改正信息,可以提供厘米級甚至亞厘米級的定位精度。
8. 數據處理:接收器收集的數據經過算法處理,包括信號解碼、距離計算、位置解算、誤差修正等步驟,最終得到精確的位置坐標。
通過以上步驟,GNSS系統可以實現對地面、水面、空中以及海底等各類位置的高精度定位,廣泛應用于導航、測繪、地質勘探、氣象監測、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。
南京環球測繪儀器有限公司提供GNSS/RTK/GPS、千尋知寸CORS賬號、全站儀、水準儀、經緯儀、垂準儀、無人機等測繪儀器的銷售、租賃、檢定、校正、維修等服務,也承接測繪培訓與各種內外業工程測量任務,有相關的需要了解都可以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,我們將詳細為你解答。
更多相關
周恩來親自“點將”的測繪專家
陳外歐是湖南省茶陵縣人,1929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,同年參加工農紅軍,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。他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,歷任營長、團長、副旅長、軍參謀長、軍委測繪局局長兼測繪學院院長、國家測...
自主可控重要性凸顯 北斗“星光”閃爍
分析人士認為,“自主可控”有望成為下一階段市場投資主線。作為“自主可控”重要代表,北斗產業鏈一直肩負著保證國家信息安全可靠自主化的重任。經過多年發展,北斗全球組網正在加快推進。機構普遍認為,北斗業...
思拓力R2C彩屏全站儀,集顏值與實力于一體
近幾年,思拓力陸續面向市場推出過R1系列和R2系列全站儀,特別是R2系列,視角清晰、結構精密、測距快速,具備精準、穩定、高效、易用等特點,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領...
熱烈祝賀新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》正式施行
2017年7月1日,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96歲生日,也是新修訂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》(以下簡稱《測繪法》)實施之日。《測繪法》是為了加強測繪管理,促進測繪事業發展,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、國防建...
身負兩大“絕活”的中國北斗能超越美國GPS嗎?
10月9日,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道,中國將于11月發射定位精度更高的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,到今年年底將增至4顆。 2018年前后,中國將完成18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,為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提...
天塹變坦途,徠卡MS60助力川藏鐵路隧道一路暢通
一、前言 作為世界鐵路建設史上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川藏鐵路不僅要穿越青藏高原,而且還要克服四川崎嶇的山脈地形,很多路段都需要打隧道、跨橋梁。“凍土、滑坡、地震區、巖爆”在川藏鐵路建設面前只是“小巫...
測繪技術全面助力應急保障事業
近年來,地震、山洪、泥石流以及諸多次生災害造成了巨大的破壞,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。重大災害發生后,第一時間獲取準確的災后影像地圖,是了解災情信息、指導救援的關鍵,應急測繪保障因此被稱作“災區...
盤點|2017上半年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那些大事
驚風飄白日,光景西馳流,2017年三分之二時日已過。 以半年為節點,地理信息行業大事不斷,三調拉開帷幕、新測繪法出臺、國家基礎比例尺多項新標準亮相等等,都在隱喻這個行業的蓬勃發展。 同...